系列專題-協和四接問題說清楚
蠻野編輯部
2025/02/17

氣候變遷是與所有人相關的重要議題,邀請關心協和四接的您轉發分享!


🪸珊瑚鑑定大有問題?竟出現大西洋的珊瑚科?還有新紀錄種?🪸
環評書件是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時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不論是內容有缺漏或是錯誤都將造成重大影響。但台電不僅在平時就反覆釋出假訊息誤導大眾👎🏻,就連最重要的環評書件內容都出現問題🙄。在水下珊瑚的調查中,居然出現大西洋的珊瑚科⁉️甚至是北部海域沒有的新紀錄種⁉️
如此詭異的調查資料難道不需要補正再審嗎?這樣的審查還有專業可言嗎?🤷


在環評當日聽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員指出相關錯誤後,我們確實認為珊瑚物種鑑定與分類有很大問題,應重新檢討。建議開發單位應就環評書件中所有121種珊瑚至少提供水下生態照,以利查對。否則,整本環評書中底棲生態調查與後續統計分析的可信度是非常有問題的⚠️⚠️⚠️


以下是01/17的環評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員,在專家會議預錄的影片所述內容🔈:


鑑定珊瑚物種是整本環評書件最重要的基礎,然而整本環評書件中珊瑚屬的系統分類與鑑定錯誤百出。例如,AP5.3-79 頁表2-4.1 的名錄表:(ㄧ)脈結雀屏珊瑚與環柔紋珊瑚應屬於蓮珊瑚科(Agariciidae),而非孔珊瑚科(Poritiidae) 。(二) AP5.3-80 p.35表,菊珊瑚科(Faviidae)為大西洋科,太平洋根本就沒有這個科,另外粗糙角星珊瑚(Goniastrea aspera)已改列Coelastrea aspera;而華倫園菊珊瑚(Monastrea valenciennsi) 已移到角星珊瑚屬 (Favitesvalenciennsi),圓菊珊瑚屬只分布在大西洋。在同頁下表中夏威夷柔紋珊瑚蓮珊瑚科,而環波紋珊瑚已改列成波紋珊瑚科(Pachyseridae);表面沙珊瑚、深文沙珊瑚已改列沙珊瑚科(Psammocoridae);合葉珊瑚(Symphyllia)已併入瓣葉珊瑚科(Lobophyllidae) ;菊珊瑚科(Faviidae) 已改列繩紋珊瑚科(Merulinidae),Favia已是大西洋屬,太平洋皆以盤星珊瑚屬(Dipsastraea)。類似問題出現在AP5.3-121表九;AP5.3-146表26;AP5.5-9表4.2-2;AP5.5-10表4.2-1;AP5.5-14 圖4.2-4的荷
葉珊瑚屬,應改為瓣葉珊瑚屬。」


「環評書件中列出許多珊瑚物種(如果是真的話)應該是北部海域的新紀錄種,例如,Isopora palifera, Seriatopora hystrix, Acropora humilis, Acropora tenuis 等皆為「熱帶種」,在過去相關生態調查或是個人的調查紀錄中皆未出現在北部海域亞熱帶非礁型珊瑚生態系。如果鑑定與分類無誤,這些物種應該提供照片、骨骼照片以便查證。」


外木山海域為台灣特有的非礁型珊瑚生態系,其珊瑚物種組成有別於墾丁蘭嶼綠島等熱帶珊瑚礁。珊瑚的鑑定與分類相對困難度高,而且如前所述,有新種與隱蔽種存在。基於以上兩點問題包括紊亂不明的分類資訊以及可能的新紀錄種,強烈懷疑珊瑚物種鑑定與分類很大的機率是有問題的。建議環評書件應就所有121種珊瑚至少提供水下生態照(如果骨骼標本照對應更好),以利查對。不然整本底棲生態調查與後續統計分析的可信度很低。」


資料來源: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第6次初審會會議記錄第22頁

蠻野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