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認識蠻野
我們的夥伴
年度報告
我們的理念
組織架構
大事紀
聯絡我們
議題與行動
國土山林
海洋生態
能源轉型正義
永續循環經濟
原住民族權益
公益訴訟
環境教育
蠻野講堂
蠻野走讀
出版品
書籍
DVD
電子報
教育/文宣手冊
蠻野推推
蠻野看電影
蠻野看書
蠻野看新聞
行動攻略
論壇/工作坊
白海豚媽祖宮
不塑鹿港
鹿港學講堂
巡迴講座
據點介紹
支持蠻野
捐款徵信
捐款支持
捐贈發票
捐款贈品
加入工作夥伴
加入志工
English
認識蠻野
我們的夥伴
年度報告
我們的理念
組織架構
大事紀
聯絡我們
議題與行動
國土山林
海洋生態
能源轉型正義
永續循環經濟
原住民族權益
公益訴訟
環境教育
蠻野講堂
蠻野走讀
出版品
書籍
DVD
電子報
教育/文宣手冊
蠻野推推
蠻野看電影
蠻野看書
蠻野看新聞
行動攻略
論壇/工作坊
白海豚媽祖宮
不塑鹿港
鹿港學講堂
巡迴講座
據點介紹
支持蠻野
捐款徵信
捐款支持
捐贈發票
捐款贈品
加入工作夥伴
加入志工
English
臉書
YouTube
捐款
支持
首頁
議題與行動
海洋生態
海洋生態
【聯合新聞稿】瀕危大潭藻礁發現ㄧ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
【瀕危大潭藻礁發現ㄧ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 中油公司為了通過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所選定的觀塘開發案,以蔡英文總統非核減碳指示為尚方寶劍,砍向桃園大潭藻礁。不僅以增加大潭天然氣發電機組的發電產能,補足核電機組停機之後的缺口為理由,更以減少中部地區因台中燃煤電廠所造成的空氣污染為藉口,在環保署環差會議上堅持大潭藻礁是唯一的選項,毫無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 中油更由支持開發的台灣濕地學會
2017/06/23
蠻野編輯部
了解更多
#建議主管機關將桃園藻礁海岸指定為自然地景
本會等8個民間團體曾於97年5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提報桃園藻礁海岸為自然地景(含自然保留區及自然紀念物),雖經認定須予保護並列冊追蹤,惟經多年仍未指定。 農委會已於103年4月15日將桃園觀新藻礁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而104 年 2 月 4 日制定公布之海岸管理法第7條第3款規定也將「藻礁」地區應「維護其棲地與環境完整性,並規範人為活動,以兼顧生態保育及維護海岸地形」列為「
2016/11/24
了解更多
「台灣第一個鯨豚類新亞種──台灣白海豚」
「台灣第一個鯨豚類新亞種──台灣白海豚」 2015年5月29日 新聞稿 左起:田秋堇 立法委員、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文魯彬 理事長、東台灣海峽白海豚國際顧問團 陳昭倫 博士、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執行長 林愛龍 位於台灣西海岸的珍稀鯨豚哺乳類──台灣白海豚,科學家研究調查估算只剩70~80隻,因為牠們的獨特和稀少,於2008年8月13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
2015/05/29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了解更多
「白海豚與漁民是命運共同體」 請盡速通過媽祖魚、台灣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
「有健康的海洋生態,才有永續的漁業資源」 請盡速通過媽祖魚、台灣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 林務局針對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召開工作會議,瀕臨絕種的白海豚族群約80隻左右,因其生活於近海之生態特性,不與其他國家白海豚進行基因交流,被IUCN特別列為瀕臨絕種(CR)等級。環保團體於2008年至行政院陳情,要求劃設重要棲息環境。直至2014年
2015/04/09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了解更多
#【海豚悲歌-慟!】白海豚媽媽「被擱淺」 保育牛步趕不上滅絕速度
2014年09月09日,一隻白海豚被發現死亡擱淺在苗栗海域,根據解剖人員初步判斷發現,這隻白海豚有明顯魚網纏繞痕跡,胃部仍有食物,表示死亡之前仍維持正常進食狀態,推測可能因漁業誤捕而死亡。2009年09月25日也發生同樣事件,也是擱淺死亡於苗栗海岸,研究人員亦判斷因漁網纏繞窒息致死。根據林務局委託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數量僅剩70隻左右的白海豚,能夠承受的誤捕死亡數,為7~8年一隻,台灣五年之內已
2014/09/18
蠻野編輯部
了解更多
#台灣保育界跨國聲援香港白海豚
香港機場預計填海造陸興建第三跑道,根據香港白海豚專家研究,此一工程直接使得該海域約30-45隻的白海豚棲地消失,因此香港發起海豚三十、一人一信致香港環保署行動,希望有一萬個香港公民提交公民意見書,要求香港環保署於環評階段審慎評估。 (圖說:文魯彬理事長代表團體向香港經貿文化辦事處遞交訴求 簡婕羽攝) 保育無國界,尤其是台灣的白海豚保育運動,最初是得到香港官方與民間的資助
2014/07/18
蠻野編輯部
了解更多
世界海洋日護魚大會師 總統府陳情書
敦請 總統府依據說明事項,對各海洋與漁業事務所轄之機關積極督促,並請立即指示推動海洋部成立,兌現「藍色革命,海洋興國」競選政見政見政見。 一、馬總統於 2008 年競選時,提出「藍色革命、海洋興國」之競選政見,承諾保障漁業生計、繁榮漁村經濟、設立海洋部、統籌海洋事務等政策藍圖,如今世界 各海洋大國「整合海洋事務、強力護魚」已成趨勢,值此時刻,臺灣萬不能再 蹉跎,應趁世
2013/06/18
編輯部
了解更多
#6/8「世界海洋日、護魚大會師」會後新聞稿
照片提供:環境資訊協會。攝影:廖靜蕙。 面對台灣沿海海域汙染嚴重、漁業資源枯竭,漁民捕不到魚的困境,將近千名的漁民、釣友、NGO團體及各界關心海洋環境的民眾,選擇在608世界海洋日這天齊聚凱道。現場飄揚著上百面象徵年年有魚的「烏魚、鬼頭刀與鮪魚」等旗幟,在漁民高呼「年年有魚、生生不息」口號中,揭開活動序幕。 今天來自全台各地的漁民以中南部佔大多數,高雄、台南、
2013/06/10
編輯部
了解更多
11
/
15
1
...
10
11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