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稿】從興達燃氣電廠爆炸,看協和轉型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_聯合聲明稿
2025/09/10

  2025年9月9日晚間,台電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試運轉測試時,因管線破裂,燃氣洩漏起火爆炸,好在火勢尚未波及儲氣槽,即順利撲滅。然而燃氣火力設施的安全性,應全面檢討,以防未來發生憾事。


【協和四接是國土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灣目前共有12座燃氣發電廠,營運管理已經有成熟的經驗,但一個尚處於測試階段的「新」機組,何以輕易釀成火災?這暴露了從規劃、施工到試運轉,整個環節中可能存在的系統性與管理面的缺陷,這把火更燒出了台電安全評估的漏洞。王醒之要求,除了應盡速釐清事故原因,更應重新評估協和四接的更新改建案!

王醒之指出,這場事故必須被視為對協和四接案的嚴厲警告。協和四接選址於國防重地基隆港,其風險早已不是紙上談兵。此次興達電廠爆炸地點距離頂寮、中寮、下寮等民宅社區尚有3公里之直線距離,反觀協和四接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距離海軍威海營區更僅1,400公尺!。而內政部消防署《搶救瓦斯災害安全指導原則》明訂「如果儲槽...已陷於火場時,其周圍 1,600公尺之區域應進行隔離及疏散

上述這些城市安全與國防安全問題,未曾在環評會中進行過實質的討論,王醒之批評這無異於為國土安全埋下不定時炸彈。未來一旦發生事故,其衝擊將不僅是電網崩潰,更將對基隆市民的生命安全與國防前線造成難以估計的毀滅性打擊。


【協和四接無法確保安全就不該開發】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過去民間質疑協和四接的安全問題時,台電總以「LNG極低溫不會自燃或爆炸」回應。但從興達燃氣電廠爆炸事故,證明燃氣設施確有爆炸風險,並非台電宣傳的那麼安全

協和四接儲氣槽預定地,與民宅、威海營區的距離,遠小於內政部消防署《搶救瓦斯災害安全指導原則》就儲槽陷於火場時,應隔離及疏散的距離1,600公尺,若日後儲氣槽不幸陷於火場,台電是否有能力安全隔離並疏散居民、駐軍?應於開發「前」,確實評估,而非再以「不會自燃或爆炸」的謊言搪塞。若協和四接無法保障居民及營區安全,協和燃油電廠除役後,不應改建高風險的燃氣電廠及接收站原訂去(2025)年底就該除役的協和燃油機組及儲油槽,亦應早日拆除,還給基隆市民安全的生活空間!

此外,台電連全新的燃氣機組都可以管到爆炸,設備老朽且事故後果無法承受的核一二三廠,更難讓人信任台電有能力確保絕對不會發生事故。盼政府全面檢討燃氣設施的事故風險,並以節能、能源管理、再生能源等較核、火更為安全方式,作為替代方案。
 


   (圖片來源:擷圖台電文宣,加上螢光標示)

 

協和電廠風險評估報告在哪裡?


基隆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表示,協和四接在環評報告中,僅針對LNG 輸儲系統進行安全危害和簡易的風險評估,並無談論燃氣機組爆炸的可能風險,同時潛在危害之最惡劣情境分析之九種情境也無機組爆炸的關聯。我們從興達電廠爆炸的媒體報導中得知,共出動67人、24車,費時38分鐘撲滅火勢,試問協和四接的風險評估是否有確實執行,基隆的消防單位是否有足夠量能處理?身為基隆人的我們,實在很擔心協和燃氣機組若發生意外,應變措施有哪些?我們是否有足夠條件可以處理災變,且個人風險與社會風險都如理論般可接受嗎?


【蓋四接,會有滅港的危機】


基隆市台灣頭文化協會總幹事張雯玲表示 : 基隆港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軍商兩用港,單單今年前半年的關稅稅收就高達1266億,佔臺灣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55,名列全國第一。四接在基隆港大船進出的港嘴填海造地,填海面積預計會有356個籃球場那麼大,工程期程至少長達7–8年,填海造地是製造一個大土石包,工程完工後,再在基隆港港旁放置兩個大型天然氣儲氣槽,萬一發生戰爭,敵人只要擊中填海造地區域,或擊中大瓦斯槽,必將造成大量土石流入基隆港港嘴,或引起大爆炸,屆時基隆港將有滅港的危機

翻開臺灣史,在臺灣所發生的戰爭都是先轟炸基隆港與基隆港徵週邊,要炸毀基隆港,只需要幾顆導彈便能完成。目前臺灣重要的進出口貨物,主要還是依賴基隆港,一旦基隆港滅港,北臺灣最重要的航運運輸必將中斷,這不但對臺灣的關稅有所影響,也嚴重影響國防安全。我們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一直強調四接選址錯誤,但一直沒有受到政府的重視,環評大會草率通過,完全沒有作充分討論,政府也從來沒有作過任何風險評估,政府視國家安全及人民的身家性命為草芥,那種不嚴謹及不負責的態度,必須加以譴責 !


新聞聯絡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_聯合聲明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