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不只關於人類
1972年,英國科學家詹姆士.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和美國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但又備受爭議的假說,「蓋婭理論(Gaia theory)」。這一假說起源於1960年代,彼時,洛夫洛克正在研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他發現,不同於火星、金星等其他行星,地球的大氣並不會回歸化學平衡。那麼,在大氣自身無法回歸化學平衡的情況下,地球又是如何維繫這麼多生命的呢?於是洛夫洛克設想,或許地球上的生物也在影響、改變甚至控制地球的大氣。換言之,不同於達爾文主義者所主張的生物「適應」其所生存的環境,「蓋婭理論」主張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調整,而地球也就因此被視為一個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系統。《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的作者,也是洛夫洛克的鄰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提議將這一假說命名為「蓋婭」,即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大地之母。
高汀的命名多少讓這個假說帶上了一些神話和宗教的色彩,也因此,一些科學家避免使用「蓋婭」這一稱呼,而選擇稱其為「地球系統的科學」(Latour 85)。科學家們的選擇無可厚非,只是「蓋婭」這一名稱的使用,除了是小說家的異想天開,或許冥冥中也在暗示「蓋婭理論」與「母親」、「母性」之間的聯繫。「蓋婭理論」對當代環境運動的啟發在於,它引導我們重新思考人類在地球和生態系中的位置。過去,人類往往認為自己是唯一有能力改變、改造環境的生物,但在「蓋婭理論」的框架下,這一能力以及相應的能動性不再為人類所獨有,而是普遍地屬於所有的生物。類似地,如果說「人性」為人類所特有,強調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差異,那麼「母性」則不然。比如,在大多數鯨豚的社會生活裡,「父親」的角色往往缺失,而雌性個體依然會履行育幼的母職,扮演「母親」的角色。因此,無論是「蓋婭理論」還是「母親」、「母性」,都在提醒我們,人類或許與其他生物並沒有那麼地不同;人類,說到底,不過只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而已。
母親節,我們為了母親、母職與母性而慶祝,但是「母親」,不只關於人類。
參考文獻:Bruno Latour, Facing Gaia: Eight Lectures o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7
*中譯本:《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陳榮泰、伍啟鴻譯,群學出版社,2019.
作者:曾清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實習生/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