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我們都知道永續所牽涉的三個範疇,環境、經濟與社會,都屬人類的活動,今天我們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脫離了『人』就不會發生。但是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安然無恙,老祖先的數目與生活方式,相較於有容乃大的地球,完全沒有『永續』的顧慮。因此工業革命之後暴增的『人口問題』才是今天我們所需討論的癥結。
但是這幾年由於國內生育率驟降,有人提出我們的社會面臨少子化、老齡化並可能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的危機,再加上近幾年倍增的外籍與大陸新娘適應、文化、國家認同等等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諸如內政部委託『台灣智庫』、經建會內部都有不少對問題與因應對策的研究、討論。
行政院因此於今年9月成立『行政院人口政策綱領及人口政策白皮書研修小組』,計畫12月底完成綱領研修,再據以擬定『人口政策白皮書』。在此同時,各級政府衛生單位也早祭出勤辦『促產』活動、發給增產獎金等種種鼓勵生產的手段。
然而我們更在意的卻是:
1.素質比人口數量更是重要。尤其我國早已不再依賴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技術的進步使機器可以取代人類。『知識經濟』需要比較少的人力。
全球500大跨國企業的營業額,自70年代以來已增加7倍,但這些企業在全球的僱工成長狀況幾乎持平,一直維持在2600萬人左右 。
政府所要的GDP成長靠著鼓勵生育使人口成長,是辦不到的。
2.嚴肅看待近幾年廣泛被討論,『生態足跡』的概念。所謂『生態足跡』指的是『加總某特定地區人口消費或處理廢棄物所需的土地(包括陸域、水域)面積』,這可以明確指出,某個國家使用了國內、外(進口貨品)多少自然資源。國內關於台灣生態足跡的研究指出,1997年台灣平均每人的生態足跡為4.67公頃,大於全世界平均值2.34公頃,更遠超過全球應有生態足跡大小的生態標竿1.70公頃 。台灣的總生態足跡為59,474,670公頃,相當於29.1倍的的台灣面積!這也顯示我們正在超限利用資源,這會造成承載力耗竭進而威脅生存。
3.用心為即將邁入的老齡化社會未雨綢繆。少子化與老齡化社會是全世界的趨勢,是每一個政府都要面對,並尋思解決的課題。從永續的角度來看,『提高生產』極可能是最最下策!歐洲一些寡國少民卻擁有優質生活的國家,或延長退休年限的日本;甚或中研院許倬雲院士所構思,組織學有專長的退休人士成各單位義工,都是減輕老齡化社會壓力的替代方案。
因此以台灣的人口密度,和土地被破壞與超限利用嚴重的情況,真正該為這塊土地考慮的應是,如何順其自然,慢慢減輕他的負荷;並將鼓勵生產的經費移做提升教育品質之用,才能使後代子孫保有永續生存的資源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