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World Marine Mammal Conference) 媒體之夜】綠能開發請注意!復育計畫,三贏方案
蠻野編輯部
2019/12/11

【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World Marine Mammal Conference) 媒體之夜】

綠能開發請注意!復育計畫,三贏方案

 

  2019年12月9日 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開幕的媒體之夜,台灣白海豚不僅躍上世界舞台,還點出全球綠能開發新方向。

  本次媒體之夜,大會邀請科學計劃部的委員Dr. Lars Bejder進行台灣白海豚相關演說,Dr. Bejder說明:台灣白海豚是極度瀕危的物種,如同墨西哥小頭鼠海豚一般,但卻沒有受到國際關注。目前族群數量僅有50隻到65隻,因此國際學者專家已於今年8月提出「三贏」的復育計畫,並建議應當立刻採取復育行動。

 

  而今晚的演說焦點,正是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與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於11月25日參與的台灣白海豚復育計畫說明會時,所提的關鍵之一:復育計畫與三贏方案。

 

  Dr. Bejder指出:「台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是台灣特有亞種,也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13種極度瀕危的小型海洋哺乳類動物之一。這群極度瀕危的小型海洋哺乳類動物,幾乎無一例外的面臨刺網威脅[1]。而台灣白海豚棲地所在區域,不僅是全球最密集的刺網漁場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風場之一。雖然台灣白海豚的首要威脅是刺網,但若離岸風場管理不佳,興建與營運階段將會使刺網作業範圍更靠近台灣白海豚的棲地,而加劇刺網的威脅。

 

  幸運的是,與其餘12種極度瀕危的小型鯨豚不同,復育台灣白海豚有個潛在的三贏方案。2019年八月,國際學者與台灣專家共同撰寫的「台灣白海豚復育計畫」,便針對這個三贏方案進行了詳盡的說明:風機廠商受到社會責任與環境義務的約束,必須提供補償費用給受到影響的漁民社區。台灣政府也確知刺網漁業並非永續漁法,而開始啟動經濟補償方案以降低刺網漁業規模。因此,風機廠商與政府單位可以整合資源、共同行動,利用綜合基金合理補償願意放棄非友善漁法的漁民。

 

  所謂的三贏,便是開發商藉著協助降低台灣白海豚首要威脅,提高他們的社會公信力以順利推動計畫;漁民可以獲得適度的補償而轉型為友善漁法;台灣白海豚則不再有刺網威脅而脫困獲利。此外,台灣公民(包括政府部門與官員)更會因為成功復育台灣白海豚與重新恢復台灣西海岸的海洋資源,而得到莫大的成功。」

 

  發表會結束前,學者呼籲台灣新成立的海洋委員會與海洋保育署,能與國際鯨豚科學社群、離岸風機開發場商、漁民、公部門(如經濟部能源局,農委會漁業署等)相互協力,以落實復育計畫的建議。

 

  無獨有偶,這個也與11月復育計畫說明會相同,都指出復育計畫要成功,必須由政府單位、開發廠商、在地組織,甚至是與科學社群一起,以詳實透明的研究為基礎,訂出清楚的復育步驟與規範,才能夠讓台灣白海豚止跌、回升、脫困,走出永續海洋的前景。

(11/25在立法院召開的民間版白海豚復育計畫公聽會)


[1] 相關內容請參考2019年最新的科學發表“Bycatch in gillnet fisheries threatens Critically Endangered small cetaceans and other aquatic megafauna”,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40: 285–296, 2019.

更多資料請參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鯨豚學群

https://iucn-csg.org/page/2/

蠻野編輯部
關鍵字
#台灣白海豚
#永續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