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替環評委員寒冬送暖?-回應經濟日報2007.01.06「環評考場 感覺不到溫暖」
文魯彬, 陳柏舟
2007/01/11

  就經濟日報記者於2007.01.06所發表文章「環評考場 感覺不到溫暖」,有幾點感觸,首先,該文就環評委員所提出合併評估之建議,推論三種可能 :「一是環評委員準備不足或專業不足,無法將受審查個案的相關問題一次提出,方便提供資料受審討論;二是環評委員刻意找麻煩,每次審查都要新增問題,讓審查時間拖得更長;三是受審的開發單位不夠用心準備,或是想藉政府資源取得環評過關許可證,減少不必要麻煩或成本負擔。如果是最後者,開發單位是自找苦吃,怨不得人;若是前二者,環保署或環評委員能不虛心檢討改進嗎? 」,言下之意,該文認定(至少語意上明示)是前二者,當然不得不否認,環評委員之準備,確實有不足之可能,以筆者參與環評審查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環評委員為無給職,只有開會之車馬費,各委員本身有自已的份內的工作要做,不像開發單位花費數百萬、上仟萬元的經費聘請專職顧問公司準備資料。二:環保署每次給開發單位準備的時間(自收到環評委員意見起算),長達一個月、二個月乃至三個月,而環評委員收到開發單位提出之資料,大都只有一周的時間準備,而三天,乃至於二天、一天的,也是常見,雖向環保署抗議多次,也是未見改善。三:官派委員達三分之一,但幾乎未見出席審查,只有在重大案件時出現投票,而其他委員就必須承擔全部之審查工作,試問,在這樣不平等對待「環評委員」的制度及環境下,如有準備不足,問題出在那裡?

其次,該文認為第二種可能是環評委員刻意找麻煩,每次審查都要新增問題,讓審查時間拖得更長,不知該文作者看過多少環評審查意見及開發單位之回覆意 見?開發單位令人氣結的答覆招數分為幾種,一:實問虛答,不知其所云。二:答非所問,你問你的,我答我的,二者沒有麼關聯性。三:簡單扼要、一語帶過,直 接認為你的問題不是問題。四:交差了事、一段意見中如果有數個疑問(問號),只回答其中一個,充當全部的意見。五:濫芋充數、直接找原本資料內與問題有關 之段落充作答覆,不論怎麼問,答案都一樣。在環評會上常聽到委員說:「為何你們不一次就好好面對問題處理,一直審查也是浪費大家的時間。」不知外界多少人 聽過?

  該文稱「昨天台鋼第三次環評結論,冒出『台鋼與國光(八輕)用水量與空氣汙染合併評估』的新意見,這種意見不在第一次環評提出,台鋼開發單位及 協助開發的工業局還得花費時間準備,環評這種效率會延誤業者商機。…」,事實上這並非新意見,在前二次審查中,多位委員都提及應針對整個離島工業區之用水 量及污染總量重新評估,開發單位同樣以前述各種招數應對,若有延誤商機,又是誰的問題?在各個環評審查案件中一直協助提供意見的台大教授就曾表示,我們的 意見好像都是「狗吠火車」,描述政府機關的老大心態,實在是很貼切。

  最後,該文提及「台鋼計畫可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經濟成長及帶動地方繁榮的效益是獲行政院肯定…」,其實這正顯示了目前環評所遭遇的主要問題,經 濟掛帥的本位主義下,環境影響評估,只是絆腳石,筆者常常笑稱,行政院環保署應改制為經濟部環保署或交通部環保署,原因無他,就是環境議題的重要性,永遠 不如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而環評審查,在政府重要政策的案子,似乎只是一個蓋印章的手續而已,拖到了時間,就是辦事不力。立法院預算中心所做成之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96 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即表示:「政府因各界壓力或追求施政績效,往往急於核定新設園區,待園區開發、廠商進駐後始辦理環評及送內政部審議,不合行政程序, 並造成審議單位迫於地方政府或廠商壓力,難以審慎進行審查,且若審查過程不符行政機關期望,則動輒招致各方指責干擾經濟發展。另中科后里基地在未通過環評 前,於94 年底以『加速發展新世代面板產業』等理由核准力晶半導體等光電廠商進駐設廠,並未尊重環評審議單位之權責,顯有不當。」,算是最好的註解。

  在政府機關的經濟至上心態下,「行政院環保署」要名符其實的幫環境把關,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魯彬(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委員)
陳柏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

----------------
原文照登
「環評考場 感覺不到溫暖」
【經濟日報/記者 王瑞堂】2007.01.06

  昨天台鋼第三次環評結論,冒出「台鋼與國光(八輕)用水量與空氣汙染合併評估」的新意見,這種意見不在第一次環評提出,台鋼開發單位及協助開發的工業局還得花費時間準備,環評這種效率會延誤業者商機。

  這個例子凸顯三種可能,一是環評委員準備不足或專業不足,無法將受審查個案的相關問題一次提出,方便提供資料受審討論;二是環評委員刻意找麻 煩,每次審查都要新增問題,讓審查時間拖得更長;三是受審的開發單位不夠用心準備,或是想藉政府資源取得環評過關許可證,減少不必要麻煩或成本負擔。

  如果是最後者,開發單位是自找苦吃,怨不得人;若是前二者,環保署或環評委員能不虛心檢討改進嗎?

  台鋼計畫可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經濟成長及帶動地方繁榮的效益是獲行政院肯定,但生殺大權卻由幾位不具官職身份的環評委員掌握。行政院長蘇貞昌如 果真有心衝、衝、衝,要確實推動「大溫暖、大投資」政策,大可不必勞師動眾下鄉,只要坐在辦公室宣示,請這些有心替台灣生態環境把關的環評委員,有問題或 意見儘量提出,最好一次提出,就能讓業者感受到大溫暖。【2007/01/06 經濟日報】

文魯彬, 陳柏舟
關鍵字
#文魯彬
#環境政策與法律
#陳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