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搶救大潭藻礁第130場記者會
還記得三年前,我們齊聚在環保署前,聽聞樓上傳來三接開發案在官派委員集體霸凌下通過,大家霎時淚眼模糊、心裡沉痛的一刻。今天就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三周年紀念日。
這三年來,我們沒有停止對藻礁的救援,即便三接海上工程持續無情的破壞珍貴藻礁,我們仍勉力的把心痛轉化為搶救行動。100多場記者會、8個行政訴訟,加上無數看不見的心血,最後串成了超過70萬份史上最高連署量的藻礁公投,這第一個以生態保育為訴求的公投,讓完整保留大潭藻礁出現了生機。
海洋學者陳昭倫博士表示:
2018年10月8日中油三接在當時行政院長賴清德強力主導下強行通過,成為了台灣環評史上最為黑暗的一天。當年我們幾位還在進行農委會林務局的委託研究的學者雖然覺得身心俱疲,但是還是堅持講計畫進行到隔年一月才結束,完成大潭藻礁相關科學資料的搜集。在過去的三年間,我們不僅將計畫所搜集到的科學資料向國際海洋保育組織藍色任務申請希望熱點,讓大潭藻礁成為東亞地區的第一個希望熱點。
同時,我們更著力將這些資料向國際學術期刊投稿。在國際同儕審視之下,至今我們已發表論文證實大潭藻礁擁有最大的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群體以及最大與最穩定的族群;我們也利用魚類與蝦蛄類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證明大潭藻礁目前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是值得進一步保留。而陸續有關螃蟹族群生態、殼狀珊瑚藻多樣性以及大潭藻礁作為台灣海峽海洋生物遷移中繼站等學術論文亦皆在審查或是投稿中。我們所有的研究都指向桃園的藻礁,特別是目前相對完整的大潭藻礁是最急需被保育。
在大潭藻礁保育走向公投後,政府推出「外推案」試著說服社會,改良後的三接將會對藻礁傷害降到最低。但是這卻是適得其反的作法。
一、外推仍然還是要興建向南的防波堤,其所造成的突堤效應不僅衝擊大潭藻礁,更會大大影響目前的觀新野生動物保護區,甚至危及永安漁港。
二、外推案無法解決阻礙海洋生物在藻礁海域的洄游路徑,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阻礙。今天藻礁生態系必須依賴完整與外海近岸生態系在生地化的交互作用,才能夠持續應有的生態功能。要保留著這些生態功能,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停止三接興建工程,並依照我們提出南桃園藻礁生態系保護區芻議,將四公里之內的水體與礁體劃設為海洋保護區。這樣才有機會完整保留著目前碩果僅存的藻礁生態系。
基隆市議員陳薇仲表示:
珍貴大潭藻礁提供的生態系,讓潮間帶生物以及保育類珊瑚還有瀕危鯊魚在西海岸還有一處庇護所,然而從2018年10月8日三接環評的粗暴闖關至公投成案後粗糙的外推方案,三年期間政治決策就可以看出,政府為了保障開發單位中油一年天然氣市場上百億的營收,罔顧珍貴海岸生態和執政黨「自然海岸零損失」的口號,堅持將北部重要的天然氣供應站放在海象與風速如此不適合的大潭,更置供氣穩定於不顧,拖累台灣能源轉型與減煤降空污的期待。
目前,基隆的外木山也面臨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之威脅,台電也是強行以「最爛」填海造陸方案威脅外木山與珊瑚生態,目前也進入到環評的最後階段。在環運史上最黑暗的這一天,強烈要求政府傾聽公民社會對於海岸保護的訴求,不要再受國營事業要脅,應該即刻反思、整合天然氣接收站規劃,並以「北部」既有已開發空間之替代方案進行完整評估。勿以過渡性、毫無整合的天然氣供應永久破壞西北部與東北部海岸,讓能源轉型冠上轉型不正義之罵名,更成為台灣海岸生態劊子手。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
近來有人以影響「非核」、「空污」及「已有外推方案」為由,呼籲就藻礁公投投不同意票。然「非核、減煤」與「三接遷址」,並不衝突。
藻礁公投理由書就能源轉型,已清楚表明支持「非核減煤」,指出欲落實該政策,提高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無須犧牲藻礁,而應慎選天然氣接收站場址,大潭海象不佳、潮差過大、腹地狹小,遷址更能實現「非核、減煤、救藻礁」。過往反核運動在尋找替代能源時,向來也是倡議應慎選場址;藻礁公投不是反天然氣公投,只是謙卑地要求遷離生態與能源安全雙輸的錯誤場址。
況目前不含三接的2座儲槽,單就一二接擴建計畫及四五六接新建計畫,預計將再增加20座天然氣儲槽,面對國際減碳壓力,應重新盤點需求,而非犧牲生態。
永安港的卸料波高限制為1公尺,而三接外海,冬季波高大於1公尺占57%、大於1.5公尺占35%、大於2公尺占17%未來空污(冬)季,三接的天然氣卸收,恐將遭遇許多挑戰。選址錯誤,將不利空污季減煤。
至於外推方案在海域仍有45公頃人工構造物、棧橋及南北海堤均加長,對生態仍會造成衝擊。號稱「不浚挖、不造地」,但原規劃航道、迴船池需浚深到水深18米,外推到水深15米處,浚挖違反政治承諾,不浚挖深度是否足夠?況環差報告保留「維護浚挖」、「棧橋基樁挖掘」、「防波堤沉箱回填」等,顯非完全不浚挖、不造地,卻以不浚挖為由,刪除浚深相關環保對策及漁損預評估,日後若浚挖,對環境恐更無保障。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律師表示:
最近2050淨零排放的口號很熱門,朝野各黨派及民間團體無不疾呼要盡早行動,歐盟更是達成協議,除先前有共識的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目標之外,更是通過入法,要求2030年需較1990年減排至少百分之五十五的目標。但是反觀現在政府的作為,雖然一樣喊出2050淨零排放,但是2030年、2040年卻又提不出具體的階段目標,尤有甚者,對於天然氣產業的開發,也不見整體規劃,在能源轉型的大旗下,放任讓中油與台電競相興建天然氣接受站(包括三接、四接、五接…),顯然已經逐漸失控,甚至反過來侵蝕自然環境。
天然氣能源轉型中是過度能源,在長期減碳目標下,依據學者估算,若達到目前溫管法法定減碳目標,2050年時將有四成左右的接收站處於閒置狀態。若要達到碳中和目標時,2035年時接收站的閒置率就會達到四成,2050年時則會到六成。但是現在不只中油,還有台電競相興建天然氣接受站,填海造陸不僅讓天然海岸消失,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更是導致高達7萬株珊瑚及25%的漁獲賠葬。讓2050淨零排放目標更是越走越遠。
天然氣接受站不是越多越好,缺乏整體規劃,盲目競相興建天然氣接受站,並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製造更多問題。我們呼籲,應該透過正當的聽證程序,整合與選擇最適當場址,讓最小範圍的開發,發揮最大的效益,這才是最符合台灣的利益。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
70多萬的民意壓力,迫使政府急就章的推出了【三接再外推方案】,政府對這方案自吹是環保與經濟兼顧,但是我們認為逃不過長年耕耘環保議題夥伴的法眼;如果確認是珍稀的地景生態系不保、程序正義未受重視、世代正義被輕賤、藻礁被當成政商交歡的祭品,而我們卻輕易地在障眼法前繳械,那麼過去對環境犧牲奉獻的努力恐將瞬間蒸發,開發駕凌環保的骨牌效應也必應聲啟動。
最近的一期商業周刊,做了一篇【消失的西海岸】專題報導,標題赫然是:【深度調查】 假能源轉型真圖利,竟讓7萬株珊瑚、25%漁獲陪葬!其中提到三接和四接是有機會整合做更有效能,也完全避免傷及珍貴的藻礁和珊瑚的。這篇文章的關鍵部分,其實也說明了一件事:明明有各種替代方案,政府不去做好整合,卻縱容中油一再放話【觀塘是三接唯一方案】,甚至不惜摧毀環評制度、摧毀總統威信。這樣的國政管理,真的讓人民感到背脊發涼。
71天後,即將進行公投。我們在此呼籲政府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否則惡搞能源轉型真相大白之日,也是人民唾棄之時;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也呼籲全國民眾持續關注藻礁議題,當藻礁召喚的時刻到來,邀請大家沒錢出錢、沒力出力,來當藻礁的宣傳者,一起為世代子孫守護粉紅護藻礁。
出席發言:
陳昭倫/海洋學者
陳薇仲/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
蔡雅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陳憲政/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
葉斯桂/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吹螺)
潘忠政/藻礁公投領銜人
發起暨聲援團體: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彰化環保聯盟、屏東環保聯盟、台南社大、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南部反空污聯盟、台灣要健康婆婆媽媽爸爸團協會、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彰化縣醫療界聯盟、桃園護樹聯盟、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看守台灣協會、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桃園在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