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社會企業之決心,誠屬可貴,但各界必須先了解何謂社會企業,方得與政府交換意見。而社會企業一詞,並無全球統一定義,各國產官學界多僅認定社會企業,係「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而無論是採用之商業手段、想解決之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企業之組織態樣,則千變萬化、不一而足。現在政府宣告暫時不訂定社會企業專法,若不能另闢法規明文以外之途徑,描繪社會企業之圖像,則無論有心投入社會企業之創業家、從業人員、投資人甚至消費者,都可能感到困惑,而因此對是否投入社會企業事業,或購買社會企業之產品或服務與否,感到遲疑。
圖說:以運用近百分之百的台灣在地、當季無毒食材,以契作方式協
故政府推動社會企業行動方案前,必先正名!清楚告訴大眾到底什麼是社會企業。在不立法之前提下,可考慮明定社會企業應符合之指標,例如:該企業之目的係為解決本土問題,扶助弱勢者之就業或推動環境友善事務、該企業之盈餘不得全部發放股東或合夥人等。如不先對社會企業為何有清楚定義,實為本末倒置!
-------------------------------------------------------------------------------------------------------
【蠻野講堂—新自然主義系列演講】